审视当前的全球物流供应链,中国相对而言保持畅通,海上运输环节也较为顺畅,真正的问题在于,海外港口、码头、集卡、仓库、铁路等,均受到疫情影响,出现严重的拥堵和延迟,导致供应链整体效能降低。
仅通过航运企业增加船舶运力和集装箱供给量,恐怕还不能真正解决问题。
2021年年初,美国洛杉矶港和长滩港再度陷入严重拥堵中,大批船舶排队靠泊。
据不完全统计,至少有47艘船舶,在洛杉矶港和长滩港外锚地等待进港,其中34艘为集装箱船,总载箱量超过27万TEU。目前,当地的常规锚地已被占满,部分应急锚地也已被占用。船舶平均等待时间预计增加至两周左右。
除了美国,英国最大的集装箱港口费里克斯托港,由于受大风天气和疫情加剧影响,导致人工严重短缺,码头操作效率下降40%以上,集装箱流转极不顺畅,船舶平均等待时长超过12天。
东南亚地区的重要港口巴生港,随着近期防疫措施升级,拥堵情况也十分严重。目前,码头堆场利用率超过95%,船舶平均等待时长约3-4天。
西非港口的效率更低。尼日利亚因交通拥堵、堆场爆满、作业效率低以及因防疫措施封城等因素影响,船舶平均等待时间长达一个月。
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,悉尼港也受大风天气和疫情防控影响,作业效率明显下降,船舶平均等待时长为5-10天。
德路里表示,码头拥堵已成为全球普遍性问题,由于船舶等待时间增加,将进一步降低船期可靠性,同时也降低了集装箱的流转效率。
当前,集装箱周转效率比疫情前,大幅下降10%以上。卡车司机短缺、铁路运力不足、客户提箱和还箱缓慢等情况,也对集装箱流转效率产生负面影响。
为解决这一问题,不少航运企业推出新举措,尽可能保证供应链顺畅。包括投入更多新箱、加速空箱回调、减少停航,甚至为弥补码头拥堵耽误的时间,不惜增加油耗成本,让船舶高速航行。
中远海运集运全球销售战略客户部经理汤伟介绍说:“从2020年6月到2020年年底,中远海运集运共计增加了40艘船舶,运力提升20万TEU,运力增幅达7%。同时,向市场投入了65万TEU的新集装箱,集装箱保有量增幅达到15%。目前,我们正在采取各种服务保障措施,满足中国外贸增长对海运运力和集装箱等设备的需求。”
其他航运企业也在尽可能释放运能,满足需求。
根据Alphaliner的数据,从2020年6月至今,已有超过220万TEU的闲置运力恢复运营,超过60万TEU的新船交付,增加有效供给。2021年,仍将有超110万TEU的新运力交付。上述近400万TEU的运力投入,将逐步缓解运输压力。
此外,一些有实力的航运企业,通过“陆改水”“陆改铁”“铁改水”“空改水”等一系列新模式,打通供应链的断点、堵点,连通上下游产业。当前正风生水起的区块链技术,也成为一些航运企业大力推行“无接触放货”业务、简化流程的重要依托,全力缩短货物放行时间,全力保障全球供应链畅通。
在一些货量增长较多的航线上,一些航运企业也正想方设法,为国内中小企业解决出口难题。
中远海运集运就于2020年9月份,推出了太平洋航线中小客户服务专线,为中小直客提供保舱、保柜的运输服务。并创新提出挂钩上海集装箱出口指数的运价机制,公开透明,主动帮助中小企业降低价格波动的风险,也简化了中小客户的运价沟通流程。
尽管供应链失衡的难题,还无法在短期内得到解决,但各方的努力不应停止,也不应被忽视。尽快恢复航运市场原有秩序,尽快恢复供需平衡,是供应链各方的共同期待与目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