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期来看华北港口美线货代排名。
华北除了大连、天津、青岛外,这次把连云港也单独列出来了。
数据参数:1月1日到11月30日, by ETA, 2021 vs 2019。
再说明一点,这个货量排名不是100%准确, 跟朋友们自己公司统计的数量会有出入,这个很正常。首先,货量统计是按NVOCC合约来的,用谁的合约,就算谁的量。A公司跟B公司co-load, 货量就算在B公司名下。 再者,一些没有直航船的码头货量统计也不准,比如大连港出的货,用Intra Asia的船当头程带到Pusan,货量就没在统计在内。最后,很多公司有不同的马甲,实际货量是几个公司名下加起来才比较准确。凡此种种,这个排行榜就是个参考,并不100%反应实际货量。
我们从南边开始,先看连云港。跟2019年相比,连云港没了直航船,对货量的影响很大,整体少了33%的货量。即便如此,还有很多公司的货量翻了几倍到十几倍,再一次证明了市场再难,还是有很多赢家。
青岛的情况好很多,市场货量也是北方港口里增长最多的,达20%。当然,青岛的朋友们肯定觉得远远不够,空班对青岛的货量打击很大,虽然不时有加班船和新开的船加挂,但由于船型较小,没法完全填补原先周班船跳班带来的舱位空缺。头部企业货量和排名变化不算大,后续的第二第三梯队增长迅猛,本土企业成长也很快。这次把排名拉到100,可以看到更多的本土企业。
天津市场总体平稳,只有2%的增长。可是,在总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, 各家货代的货量变化却大相径庭。前25名货代中,有三分之一获得超过100%的增长。跟大连一下, 天津出口中转的货量统计不准确,所以大家做个参考就好。
最后看大连。因为船期的原因,大连港的运力跟2019年比减少了, 整体市场货量下降8%左右。在一个货量下降的市场里,每家货代的境遇不尽相同,有的迅猛增长,有的下跌明显。中转部分的货量没有准确统计,所以跟实际排名会有出入。
今年运力即货量,明年也是。各大船东明年4月前会推出2022年船期计划,到时大家可以对明年华北的运力投入有更清楚的了解,我们拭目以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