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一艘支线集装箱船舶刚在码头停稳,另一艘集装箱船就凑了上来,两艘船并排停靠在泊位上。船舶停靠不都是“一个萝卜一个坑”吗,怎么还会有两艘船“排排坐”?其实这种靠泊方式叫“双档靠泊”,指在码头进行船外靠船的操作。
船外靠船,看起来并不简单。稍不注意,两艘船之间就可能发生剐蹭,稳定系泊也颇有难度。那码头为什么还要进行这样的操作呢?原因很简单——提升泊位效率,促进水水中转。
2011年开始,上海港洋山港区就进行了系列“双档靠泊”实验,2019年还对双档靠泊进行了升级。由于内支线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,能匹配进行“双档靠泊”作业的船舶大幅降低,再加上洋山港内支线集装箱船流量增幅较大,通航功能提升的需求更加迫切。码头及海事局联合优化了支线船舶“双档靠泊”作业的限制条件,确定了在里档靠泊大船的情况下,取消了与内档船舶长度差距不大于15米的限制,达到40.2米。简单来说,以前进行双档靠泊,需要船舶大小相当,长度差不能超过15米。但是现在100米长的船舶和60米长的船舶也可以进行双档靠泊了。
双档靠泊的优势不难理解。码头岸线寸土寸金,对于泊位紧张的码头来说,要想重新修建泊位,过程十分复杂,而且耗时耗力耗钱,如果能够进行安全的双档靠泊,即可以有效地提升泊位利用效率,也能缓解锚地不足的情况。
同时,这种靠泊方式还可以提升水水中转的效率。集装箱的“水水中转”是指将集装箱以水路运输的方式,由启运港经中转港转运至目的港的运输模式。上述的操作,就可以迅速地由一艘船装卸至另一艘船,减少二次装卸作业,速度自然就上去了。
但是,双档靠泊过程中的挑战不可忽视。
两船之间的系泊尤其值得重视。特别应考虑的天气和潮汐的影响。风流不合或者锚地涌浪较大时,甚至是附近有船驶过,都会使系泊船产生剧烈晃动或上下波动。应注意检查缆绳的松紧度,防止超过其安全工作负荷。根据《码头内大型船舶双船系泊方案研究》表示,码头系泊时,船舶的纵向、横向受风面积都比较大,要尽可能增加倒缆数量,同时缆绳布置要尽可能地对称分布,外船的运动幅度较内船略大。
从另一个角度来说,船外靠船与船舶直接靠泊码头的注意事项有异曲同工之妙。依旧需要考虑的是船舶本身的操纵性能,对码头前沿水深、长度、方向等的熟悉情况,考虑风对船舶偏转的影响和风流对于操纵的影响。另外,两船之间需加碰垫,防止船体擦伤、碰伤,所配备的主碰垫其规格、数量及系挂位置能保证两船船体不发生直接接触。总体来说,双档靠泊本身就是一项特殊操作,需要多方有效配合,在实践中提高经验,才能实现安全操作。同时需要进行高频值班,水手巡视,一旦发有任何突发状况,可随时查看解决。
同时,由于双档靠泊的操作难度较高,目前在支线船中较为常见。当然,还有一种跟双档靠泊类似的过驳作业,直接船舶与船舶间进行货物直接换装的作业,可在锚地、浮筒或码头进行。但是,由于水上过驳无序发展,浮吊随意排污造成水域污染,近年来已经取消长江多个水段的过驳作业。